当前位置:首页 > 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 >

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

来源中铁十八局建安公司官网
2023-12-04 08:04:19

  专家称预制菜尚未达到为学校供餐的法定安全要求

  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的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发视频吐槽 ,称由于当地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服务人员不足 ,开学第一天就出现了数百名孩子下午3点还没吃午饭的情况,有的孩子吃了还拉肚子 。目前 ,赣州市蓉江新区已停止对全区幼儿园进行中央厨房配餐,而中小学的饭菜仍由中央厨房提供。

  当下 ,受场地 、人员等限制 ,一些中小学校采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 ,以解决学生吃饭(尤其是午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中,菜品包含一些预制菜 ,引发学生家长关注。

  受访专家认为,对于预制菜能否进入中央厨房配餐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从多部法律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法律对此持谨慎态度,毕竟校园食堂具有特殊性 ,面对的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值身体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要求更高,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校园食品安全守好门把好关 。

  统一配餐菜品含预制菜

  “看看这是不是预制菜呀 ,焦虑 。孩子的学校自己没有食堂,每天的饭菜是配餐公司打包分装好送过来的,有的菜看着真像预制菜,还有天天用透明的一次性饭盒装刚做好的菜,真怕小孩子天天吃会出问题 。”

  《法治日报》记者发现,近两个月以来,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因家长对学校中央厨房配餐是否含预制菜的担忧而发布的信息 。

  据公开报道 ,有的家长担心学校统一配餐含有预制菜 ,长期食用会对学生的健康不利,坚持每天给孩子送饭 。

  天津市某小学家长林女士则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中央厨房配餐公司的活动,以了解孩子的用餐安全情况。

  在今年9月中旬举办的活动中 ,配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使用的餐盒是PP5材质的 ,耐高温,可重复使用 ,每学期一换新的餐盒 ,餐盒清洗采用的是先进清洁方式。”此外 ,新鲜蔬菜类食材的使用时间为24个小时 ,基本能做到当天进货当天用完,再进行二次采购,肉类包括鲜肉和冷冻肉都有,冻肉有专门公司供应 ,并非市场随机采购,冻肉会控制量 ,基本一星期一采购 。

  “工厂都是正常炒菜做饭 ,所有工作人员都会消毒和穿防护服,没有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情况 ,仓储区的调料都是知名品牌。”相关负责人称 。

  在参观完质检区 、消毒区、加工区 、装箱区 、仓储区等,林女士和其他家长对配餐的安全性放心了不少 :“很多细节都是我们来之前没想到的 ,比如每天送出去的餐品都会留样检测;公共区域都有监控 ,合作公司和学校都能随时查看,并非做做样子。”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预制菜问题,中央厨房配餐公司负责人表示  ,没有使用预制菜的情况,都是现炒现做的食物 。只有烤肠类为采购食品 。有家长现场反馈希望减少或者是去掉烤肠,负责人表示将考虑进行调整。

  虽然该配餐公司明确表示没有使用预制菜  ,但业内人士根据林女士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分析 ,该中央厨房的仓储区实际上有不少预制食品 ,比如小酥肉、各种面点、香辣鸡翅根等 。

  学校开食堂非硬性要求

  在采访中 ,有家长称,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食堂 ?学校食堂供餐起码有学校领导和老师监管,家长也有机会看见,更安全 。而中央厨房配餐一般距离较远  ,而且家长无法实时看到菜品情况 ,确实是不放心。

  根据公开信息 ,当前 ,全国各地对学校提供餐饮的规定并不统一 ,有些地方要求中小学校设立食堂 ,但有些地方并不要求学校开设食堂,因为并非每所学校都有条件和能力自建食堂 。

  “自办食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无疑增加了学校的工作负担,学校方面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精力和经验管理食堂 。学校选择外包或配餐 ,相当于将责任转嫁给承包商或配餐公司,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身责任 。”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毅说。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部分学校选择中央厨房配餐 ,无疑是因为中央厨房配餐相对比较方便,既省时又省力。从客观上说 ,校内学生人数众多 ,就餐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且时间有限 ,现做饭菜的工序较多难以满足需要。

  这意味着,一方面,成本、卫生 、监督等综合因素考量下  ,自建食堂正在逐渐“失宠”,成为不少学校的弃选 。另一方面,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模式 ,成为解决学生吃饭(尤其是午餐)问题 ,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新选择。

  2020年,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提到要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  、物流配送 、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管理 ,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设立中央厨房 、中央库房,实行集约化 、专业化的高效管理。

  地方对此也积极响应和落实 。同年,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加强济南市中小学“食堂+配餐”规范化管理的通知》 ,提出在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保证供餐服务外 ,实行多种形式的配餐供餐服务 ,其中包括建设“中央厨房”多点配送。

  2022年,福建省福安市出台《福安市2022年教育扩量提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将学生课后服务餐实现中央厨房直供作为一项重点内容 。

  预制菜审慎进中央厨房

  据报道  ,江西赣州一些家长反映,当地启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前 ,学校并未征求家长意见 ,这意味着配餐方并未向家长充分告知其菜品生产方式,至于配餐是否为预制菜 ,家长们无从知晓 。

  这一情况并非个例 。记者在调查中获悉 ,很多家长称自己并不清楚孩子吃的中央厨房配餐中是否包含预制菜 ,咨询有关部门也得不到明确答复 。

  家长对此是否有知情权?如果不满意可否要求学校更换配餐公司 ?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任超说,对于预制菜能否进入中小学中央厨房配餐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从多部法律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  ,法律对此持审慎态度,毕竟校园食堂具有特殊性 ,面对的群体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值身体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要求更高 。

  任超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学校供餐应当“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这是两个重要的指标。而预制菜还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评、验证程序来证明其安全性,尚未达到法定“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 。而且其制作过程与上述法律规定中的“当餐加工”并不吻合。

  此外 ,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也指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利用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在任超看来 ,如果孩子们在学校经常吃“预制菜” ,长此以往必然改变未成年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所以应当对学生的食品安全保持更高的标准,对预制菜进校园也必须有一个更为审慎的态度 。

  “如果中央厨房配餐中含有预制菜,需要让学生家长知情 。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  ,有对食物的知情权。无论是让学生投票 ,还是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协商,这项决定须经由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商议,方可施行。”任超说 。

  在王毅看来,如果家长对中央厨房配餐企业存疑,可以要求进行监督或者更换配餐企业 。

  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当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 ,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  、选择权 、监督权。

  “因此  ,家长有权对供餐单位进行监督 ,如果对供餐单位存疑  ,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校提出意见,要求进行监督或者更换。”王毅说。

  如果因食用包含预制菜的中央厨房统一配餐,出现问题怎么办?

  王毅认为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领域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最严格的处罚规定 ,如果校园食堂餐食出现问题 ,那么餐食提供者应当依法承担主要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学校作为对学生负有监护责任的主体,只要校园中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视为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而承担相应责任,因此还要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王毅说 。

  9月22日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经研究 ,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 、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 ,不宜推广进校园 。

  在受访专家看来,据此,预制菜进入中央厨房统一配餐,也应持十分审慎态度 ,预制菜不宜借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餐推广进校园 。

  陈音江说 ,校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事关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应当为校园食品安全守好门把好关,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认真核验供餐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件 ,并按照要求对供餐食品进行查验。供餐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供餐前仔细查验食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 ,确保为学生提供质量安全营养可靠的校园食品。监管部门也要对校园食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要依法严肃查处 ,及时封存问题食品并公开曝光。(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