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传单
,不打广告,但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口口声声说是“慕名而来” ,这家刚刚诞生不到4个月的小饭馆究竟有什么推广和宣传的法宝? 要知道
,这个小饭馆做的就是家常菜,菜品当然也不免费,并且坐落在朝阳区某小区并不起眼儿的一个角落里 。问题的答案可能要从记者获知这家小店的信息源来找——微博 。这家小饭馆名为“开小灶湘下菜”(下称小灶) 。不仅它的两个老板创建了微博,还专门以这家饭馆的名义开了微博并认真维护。目前
,老板和小灶饭馆微博的粉丝已经接近5000人 ,虽然这和明星们动辄上百万的粉丝数量无法相提并论,但确实为刚刚开业的饭馆增添了不少人气。更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还有这家饭馆独特的经营方式——村长掌勺,老板跑堂,菜品限时限量。 营造“妈妈做饭的味道” 小灶的混搭风让顾客觉得既新鲜又舒适。穿过墙上布满人物画报的楼梯
,一进门就看见古朴的桌椅和墙上陈列的古董:老相机、黑白电视机、老式收音机……不少初来乍到的人以为进了798艺术区
。 顾客随手在书架上捡本杂志,坐在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木质椅子上,感觉小灶很像书吧 。这里只卖最普通的家常菜,员工都是来自湖南一个村子的村民,大厨就是前村长,做流水席出身。这里会因为村民们要去天安门看升旗而放假一天,员工居然会背着老板偷偷工作 。 小灶的老板之一金鹏远说
:“每周一是小灶的休息日,但是如果有客人预订,“村长”就会背着我偷偷地接单做饭
。”当记者以食客的身份吃完饭后,“村长”忍不住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问
:“饭菜的味道如何
?哪道菜最喜欢?”这感觉就像身在798而又在和老乡唠家常
,这就是老板给小灶的定位——吃出妈妈做饭的味道。 ●小灶微博 “我早就知道,逗你们玩呢” 总有些顾客在结账的时候对结账台上的一个“破烂”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不
,刚才有一对情侣就拨弄了半天 。男人试图向女人阐述他对这个“破烂”的深刻了解。他说这其实是一打字机,女人说没有字母啊?男人说是密码器,女人说靠数字传递吗
?最后我忍不住了,说那是一个计算器。男人说我早就知道,逗你们玩呢。 俩老板出身广告圈 小灶有两个老板,一个是地道的北京人
,一个是地道的湖南人;一个将搜罗来的“破烂”陈列在小灶 ,一个将原汁原味的湘菜空降到小灶。他们是广告圈里小有名气的金鹏远和阿三(罗易成)。 金鹏远曾任知名财经网站的副总,自己开过几家公司。现在的他不时在凌晨或夜里扛个大包去收“破烂”,晚上基本就泡在小灶,研究菜品。小灶菜单上的很多菜品都是他一手研究出来的 ,其中就包括在菜单上标明只有金爷在时才供应的“金爷炒剩饭” 。 经常在小灶端盘子倒水、看上去有些瘦弱的阿三曾是某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阿三说 :“工作已10年的我给自己放了个大假,现在每天在为小灶跑前跑后,没事的时候就和我们村的大爷大妈聊会儿天,或者叫朋友们来打牌喝酒,心情好了很多
,睡眠也比从前好
。” 开小灶的成本并不高,到现在的投入不过30多万元
,均由金鹏远和阿三对半分摊。谈到开小灶的初衷,金鹏远说
:“如今饭馆的菜里添加剂放得实在太多,菜料不够新鲜
,食用油的选择更令人担心
,所以想做一个让自己吃着放心的小饭馆 。” ●阿三微博 “您会相面 ?” 昨下午两点,客人走得所剩无几(本来现在中午人也不是很多),一陌生大哥过来招呼我聊了一通 ,完了突然严肃地问 :“小伙子,看你样子现在还没挣钱吧
?”我紧张地回答说 :“您会相面
?”心想莫非我这日渐升级的颧骨给人挣钱难的苦相?赶紧试探着问大哥
:“您何以这么说
?”大哥一乐
:“你看你一点不忙,这么有闲陪我聊天,说明生意清淡啊 。” ●金鹏远微博 “金爷能有我大吗
?” 周五照例人多一些,时常来的一家四口人又到了他们熟悉的位置上。妈妈点菜,爸爸点饮料,儿媳负责倒水,儿子负责买单
。来的时候米饭已经卖没了
,妈妈说来个小金炒饭
。服务员问
:“这不是金爷炒饭吗
?”妈妈说 :“金爷能有我大吗?”好吧,那就小金炒饭 ,多放蔬菜少放肉。吃完后一家四口乐呵呵地走了
。 微博发布采购过程 小灶的干锅牛蛙每日限供三份。为什么小灶要限量?不想赚钱吗? 在两位老板看来
,小灶的灵魂就是健康
,所以食料健康是小灶的最大招牌
。不用地沟油,不放味精和鸡精,菜蔬都是当日采买 ,鲤鱼现杀现做 ,腊肉
、腊猪耳朵自制,这些都成了小灶区别于其他小饭馆的名片
。限量供应的原因是小灶的菜早晚各采购一次,而为了保证新鲜,采购量自然不大
。前一阵子阿三直接奔河北采购熏肉和干豆角原料的过程在他的微博上写得一清二楚。 在阿三的微博上,粉丝可以看到瘦弱的他从村子里买猪到熏制腊肉的全过程
,也能看到刚从集市买来的鲜豆角是如何变成房顶上的干豆角的
。阿三很细致地将整个过程都拍下来,随时发到微博上。阿三说:“除了这些 ,花生油和剁椒都是在农村完成制作的,亲人帮我在当地收来花生后直接榨成花生油。我只希望在大城市里的小灶能有家里的味道和健康。” 当初
,阿三动员湖南某村子专门为婚庆丧事流水席掌勺的前村长和一些村民来京
,就是希望小灶在各个细节都保持原汁原味。 ●阿三微博 “不如一切随缘” 熏好的土猪肉运了部分回京
。这两天点菜时,我会下意识问客人:能不能吃辣?爱不爱吃腊肉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
,我会推荐他们萝卜干腊肉或干豆角腊肉,也会告诉人家,腊肉是自己熏的土猪肉,干豆角是自己晒的。但我发现这样推荐反而有人起戒备心
,本来想点的反倒打消念头
。我这才明白,如今生意场上缺乏彼此信任时不如一切随缘 。 微博就写琐碎心情 小灶的墙上贴满了阿三和金鹏远的微博涂鸦
。阿三说,一些客人会将墙上贴的微博都看上一遍并拍照 ,顺便发到了他们自己的微博上 。还有不少客人打电话预约时说,要赶几个小时的车程来吃饭。阿三劝他们说
:“我们只是家常菜,不值得如此奔波,哪天路过时再来吃。” 从最初的选址、装修到如今的日常经营 ,小灶发展的点点滴滴都被金鹏远和阿三记录在网上
,其中豆瓣和微博是主战场,为小灶带来了不少客人。在网站上
,小灶也有意无意地灌了不少水。金鹏远和阿三说
,他们原本都是文字圈里的人,起初自娱自乐的举动竟然带来了这些意外收获 。 看小灶的日志很轻松
。他们没有费心地去打理
,就像写自己的心情一样
,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随时发上一张照片并伴有“损友”或“闺蜜”的段子点评 ,自然乐趣横生
。 ●小灶微博 “听说你们这跑堂的特贫” 晚上的时候来了一对客人
,看着我们印刷出来的临时过渡菜单,问我什么好吃。我说都还凑合,他们说你给推荐几个吧。我就把几个菜告诉了他们,他们挨个耐心地询问了各种菜的原料和做法
,我耐心地解答 。最后他们点了没推荐的菜,我说这是什么路数啊?他们说都听说你们这跑堂的特贫 ,我们领教一下而已。 ■记者手记 创造健康和快乐的财富 新的交流工具正在改变许多商业模式 ,也给某些传统的模式带来变革。我们可以看到潘石屹和任志强在微博上暧昧地聊天,也能看到不少人在网上对骂
,企业更是利用微博等进行宣传
,有形的、无形的公关和真实的交流已经区分不开 。不可否认的是 ,微博已经成了公关要地 。 然而,对厌烦了商场的金鹏远和阿三来说
,写微博不过是件乐事。 从开张到现在
,小灶的用料自然是贵出不少 ,但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收入已经能维持自身运转
。可能是没有生存压力的原因
,二位老板开小灶的目的并不是赚大钱,而是寻求一种单纯的快乐,体验一种轻松的生活,努力去完成一个目标——将健康理念进行到底 。他们对地沟油和添加剂厌恶至极
。他们希望创造健康和快乐的财富并与他人分享
。